土地所有權是誰(土地所有權是誰的)
土地所有權是誰的
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單位與個人不具有所有權。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法律分析:土地所有權主體只有兩個,即國家和農民集體。集體土地所有權是指集體經濟組織對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根據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對于我國土地來說,它是有所屬權的,并且在性質上是不一樣的。那么,土地所有權屬于誰呢?馬上來看看相關知識吧。
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土地所有權是指擁有土地的權利。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地方政府和個人。具體來說,國家對土地的所有權是最大的,它們擁有最大的土地面積,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土地使用權。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土地所有權,它們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考慮,適當調整土地使用權。個人擁有的土地面積較小,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有土地所有權,例如購買房屋后可以擁有不動產權。
土地所有權一般是指土地使用權,指的是使用土地的權利。國家對土地使用權有絕對擁有權,可以根據國家戰略安排,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整土地使用權。地方政府對土地使用權也有一定的控制力,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適當調整土地使用權。個人對土地使用權的擁有者,一般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使用土地。
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所有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不僅體現在不動產權的形式中,也表現在土地使用權的管理中。因此,對土地所有權的認可和保護,必須從法律層面上來保護,避免土地的濫用和濫用,以確保土地的合理利用。此外,土地所有權也應當加強監管,避免土地被非法占用,以及土地所有權的濫用和濫用。
土地所有權是一項重要的權利,是國家、地方政府和個人的重要財產。因此,應當有效地保護和管理土地所有權,從而保證土地的合理利用,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海豹搬家
國家土地所有權歸誰所有
國家土地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是國家和集體組織。我國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關于關于國家土地所有權歸誰所有的問題,下面我為您詳細解答。
一、國家土地所有權歸誰所有
1、國家土地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是國家和集體組織。我國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
2、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二、國家土地所有權歸誰所有
1、農村承包權的標的即農地,所有權屬于國家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人對農地不享有所有權,農地不是承包人的私有財產,所以不發生繼承問題。
2、在農村承包中,發包方與承包人之間是一種承包合同關系,此種合同關系因當事人的一方(如承包方)死亡而終止,根本就不發生繼承。
3、因為承包權是基于承包合同關系所產生的經營管理權,是一種非財產權利,不屬于財產繼承的范圍,故此種權利不能繼承
4、農村承包絕大多數是以家庭名義承包的,承包權為家庭成員共同享有,家庭中的個別成員(多為長輩)死亡,其他家庭成員仍然應當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條款;
5、包方也必須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
6、如果發包方撕毀合同,承包方可以通過訴訟程序使自己的權益得到保護,從而維護承包制的穩定性。
7、因此,那種只有承認承包權的繼承才能穩定承包制的觀點不成立。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對于農村的土地是可以由相關的家庭來進行承包的。當然這樣的一種承包的話,它是以家庭為一個集體進行承包,所以作為戶主死亡之后,其他的家庭的成員仍然是可以在承包期限內承包土地的。
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一、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1、土地所有權相關規定如下:
(1)土地不存在所有權問題,因為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歸集體所有,并不是個人,承包權不能繼承;
(2)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依法批準占用耕地,以及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礦山、軍事設施等建設項目經依法批準占用耕地的,分別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建設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對開墾的耕地進行驗收,確保開墾的耕地落實到地塊。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的還應當納入國家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嚴格管理。占用耕地補充情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公布。
個別省、直轄市需要易地開墾耕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執行。
第九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的范圍內從事土地開發活動。
按照國土空間規劃,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權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
二、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區分是什么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區分如下:
1、土地所有權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占有,使用和處分土地,并從土地上獲得利益的權利。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于財產所有權的范疇。但是土地所有權相對于一般財產所有權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主體的特定性、交易的禁止性、權屬的穩定性、權能的分離性。
2、農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是有使用權,在有效期內就可以合法使用。如果被征用,征用的不僅是土地還有附帶的權益,所以就需要補償拆遷安置費,土地補償金和青苗補助費等。征用之后土地的使用權人會發生改變,農民自然失去使用權。商業的征用和國家征用的區別主要在于,國家征用是為了公共利益是強制的征用,例如三峽工程征用了很多土地,當地人不得不搬遷。而商業征用沒有絕對的強制性,要是大多數不同意就征用不了。而且各自的補償標準不一樣。
土地所有權歸誰
法律分析: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單位與個人不具有所有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土地所有權人是誰
法律分析:土地所有權歸誰分為兩類: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單位與個人不具有所有權。故我國的土地所有權主體只有兩個,即國家和農民集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二條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和農民集體。
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單位與個人不具有所有權。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一定社會形態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現。
土地確權辦理流程:
1、申請準備:農戶提出申請,與村組和工作組商定具體入戶調查時間,并準備好證書、戶口簿、身份證、流轉合同等相關資料;
2、入戶調查:對原始合同、證書等資料進行收回,并登記造冊,無法回收的簽訂承諾書;填報發包方調查表、調查摸底表;制定工作底圖,農戶配合組確權小組和測繪技術人員逐戶逐塊指界、確認,圖解實測后在草圖上標注承包戶姓名、地塊編號、面積,并由家庭承包代表在地籍圖上簽字確認,確保不漏地塊;
3、測量制圖:未流轉土地的組由確權工作組人員配合測繪技術人員進行調查摸底表進行錄入;根據工作底圖,對承包地塊進行測量和繪圖,并標注地塊編碼和面積,形成承包土地地籍草圖;
4、公示審核:由村組確權工作組對資料進行審核,村組確認無誤后,將調查結果公示表、承包地塊分布圖進行公示,確保公示到位,保留公示相關影像資料。對公示期間農戶有異議的,要及時進行核實、修正,并再次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由農戶在承包土地地籍圖上簽字確認;
5、完善承包合同:調查成果公示無異議、農戶簽字確認后,由村鎮再次審核,審核后由發包方與承包方簽訂完善合同,承包期限以二輪延包的時點起算,承包期為30年;
6、建立登記簿:按照新區統一格式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
7、提出發證申請經農戶申請,逐級審核確認后進行證書發放,證書發放要及時進行登記公示。
綜上所述,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組織所有。我國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城市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集體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一、土地所有權屬于誰
土地所有權歸于國家,我國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自然人不可以成為土地所有權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家土地所有權的統一和唯一的主體,由其代表全體人民對國有土地享有獨占性支配的權利。
二、國有土地所有權的取得方式
國有土地所有權的取得關鍵有以下4種方式:繼承、沒收、國有化以及征用。《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有土地通過開發利用,國有土地所有權屬性質不變,依法開發利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國家土地所有權是土地公有制的法律表現之一。
三、土地所有權的特征有以下幾點:
1、所有權主體的惟一性
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國家土地所有權的主體,國家土地所有權,只可以由代表全國人民利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授權的各級政府行使,其他任何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沒權利干涉。
2、所有權客體的廣泛性
國家土地范圍的廣泛性決定了國家土地所有權客體相當廣泛。
3、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性
國家是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惟一所有權主體,但因為國家的特性所決定,國家不直接行使土地使用權,而是依法授權給國家機關或企事業單位行使,國家則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使實行監督。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2024年嘉興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
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土地糾紛可以向當地的國土資源局、土 ...
2023.12.15 11:56:10
-
2024年土地侵權糾紛土地法怎么 ...
農村土地邊界侵占糾紛解決途徑
土地糾紛可以找村委會、土地管 ...
2023.12.15 11:59:09
-
如何處理農村土地賠償糾紛?
農村土地賠償糾紛是在農村地區常見的法律問題之一,涉及雙方的利益沖突 ...
2023.11.17 19:21:27
-
2024年鄰里土地糾紛曝光怎么處 ...
農村鄰里地界糾紛
1、農村糾紛找以下部門處理:村委會。村委組 ...
2023.12.14 10:33:35
-
第一次土地承包時間(1983年第一輪土地承包 ...
第一次土地承包時間法律分析:第一輪土地承包是從1983年~1997年,承包期大概在15年左右,第二輪 ...
2024.01.05 12:43:09
165人閱讀
-
土地增值稅稅率表是什么(土地增值稅稅率表 ...
4.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時,土地增值稅稅率為60%,土地交易增值稅稅率法律主觀:一、土地交 ...
2024.01.05 01:59:06
910人閱讀
-
-
土地出讓金什么時候交(開發商土地出讓金什 ...
一、土地出讓金契稅什么時候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對其有相應的規定:第八條契稅的納 ...
2024.01.04 15:20:25
62人閱讀
-
安置房土地出讓金(安置房土地出讓金征收標 ...
安置房要交土地出讓金嗎法律主觀:安置房所屬土地是劃撥或集體性質,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 ...
2024.01.04 13:43:59
285人閱讀
-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