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和所得稅(增值稅和所得稅區別)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是兩種不同的稅種,下面是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
1. 稅收對象不同
增值稅是一種消費稅,征稅對象是所有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而企業所得稅是一種直接稅,征稅對象是企業的所得。
2. 征收方式不同
增值稅屬于間接稅,稅率為17%,由企業在銷售貨物或服務時從消費者那里收取,并交給國家。企業所得稅則屬于直接稅,由企業依照所得額繳納,稅率目前為25%。
3. 稅收范圍不同
增值稅主要征收在銷售環節,對貨物和服務的所有增值部分征稅。企業所得稅則主要是征收企業的利潤。
4. 申報和結算方式不同
增值稅采用月報、季報、年報等多種申報方式,納稅人需要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企業所得稅采用一年一度的申報和結算方式,納稅人需要在每年3月31日之前完成前一年的稅務申報和結算。
總的來說,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對應了不同的稅收對象和收稅范圍,而它們在征收方式、申報結算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在企業稅務管理中,需要對兩種稅種的要求和規定進行清晰的區分和合理運用。
增值稅和所得稅怎么算
法律主觀:
增值稅 =不含稅銷售收入*稅率。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額*稅率 一、增值稅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中國也采用國際上的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后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二、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以下簡稱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為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消費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 第五條 消費稅實行從價定率或者從量定額的辦法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額x稅率。實行從量定額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數量x單位稅額 納稅人銷售的應稅消費品,以外匯計算銷售額的,應當按外匯市場價格折合成人民市計算應納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稅銷售行為),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后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增值稅所得稅的區別
計稅依據不同、概念不同。
1、計稅依據不同: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收入額,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營業額。
2、概念不同: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增值稅是以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增值為基礎征收的流轉稅。
增值稅和所得稅區別 通俗點
增值稅和所得稅區別:
1、兩者的含義及計稅依據不同:增值稅是流轉稅,每流轉一個環節,均要以其增值額為依據,計算繳納增值稅;所得稅是以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繳納的所得稅;
2、納稅人身份的區分不同:增值稅根據納稅人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納稅人身份下其增值稅具體計稅方式以及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也不同;所得稅根據納稅人是否屬于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分為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有限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層面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于自然人個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合伙企業僅繳納個人所得稅。法人企業又根據其是否符合小微企業的條件,分為小微企業和非小微企業;
3、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
4、兩者繳稅方式不同:增值稅按月或按季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采取按年計征,分月或分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以及生產經營所得也是按年計征,分期預繳,次年或年終辦理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5、最終負稅者不同:增值稅屬于流轉稅,價外稅,增值稅稅額隨著商品、勞務等的流轉,轉嫁給最終的消費者,即最終消費者是增值稅的負稅者。而所得稅的負稅者是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負稅者是企業,企業的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后的金額為企業的利潤,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計入“所得稅費用”,也屬于費用的范疇,屬于企業的稅務成本,所以,企業所得稅的負稅者是企業。個人所得稅的負稅者是納稅人個人,個人取得所得,按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后收入才是納稅人到手的實際收入。
所得稅根據課稅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分類所得稅,綜合所得稅和分類綜合所得稅:
1、分類所得稅是指針對納稅人不同性質的所得,分別規定不同的稅率進行征稅的所得稅,具有區別對待不同收入,明顯體現政府的政策意圖以及征收簡便等特點;
2、綜合所得稅是指以納稅人的各種性質的所得加以合并后為基數,綜合計算稅款的一類所得稅。具有衡量納稅人的納稅能力,體現量能課稅原則;
3、分類綜合所得稅是指對納稅人一定收入數量限額以下的所得采用分類所得稅辦法征收,當其各類所得數額之和達到一定標準時,再按綜合辦法計征所得稅。
綜上所述,增值稅和所得稅區別在于兩者的含義及計稅依據不同、納稅人身份的區分不同、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兩者繳稅方式不同、最終負稅者不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制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
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的區別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1、含義:
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環節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所得稅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2、稅率: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或進口貨物稅率有17%和1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17% 。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4%(商業)和6%(工業、修理修配行業)。
所得稅:目前企業所得稅嫌襪如采用3檔稅率,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的企業,按18%的稅率好游征收企業所得稅。
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含10萬)的企業,按27%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元以上的,按33%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從2008年1月份開始,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25%的稅率。一般各地對所得稅實行按季預交,年終匯算清繳。
3、公式: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的項目;
應納所得稅芹啟額=月(季)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年應納所得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的區別
一、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的區別:
增值稅是對增值部分征稅,最終承擔者是消費者,他屬于流轉稅,稅基是營業收入,是價外稅,也就是說收入不含稅。
一般納稅人按不含稅收入的17%征稅,也就是說你有樣東西賣100元,那么你就要收到117元,其中17元是你應繳納的增值稅,是向購買者收取的,同樣你購買的商品也含稅金,你是可以抵扣的。
小規模納稅人生產加工的征收率為6%,商業的征收率為4%,是因為他的進項稅不能抵扣。
所得稅是對所得征稅,有所得就交稅,無所得就不交,他是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項目計算的稅務利潤,與企業的會計利潤是有差別的,該利潤在稅務上稱之為應納稅所得額,一般根據企業的利潤總額加減調整因素所形成(如:企業的交際應酬費,按現行會計準則可以列支(即計算利潤總額時可以作為費用反映),但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只能按60%扣除,這就產生了差異,就要調整。換句話說就是企業利潤總額是虧損也可能要交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應交增值稅額=不含稅收入*稅率17%或征收率6%、4%
不含稅收入=含稅收入/(1+稅率或征收率)
二、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對微小企業的優惠政策:
1、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在3萬元(含本數,按季納稅9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2、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到30萬元(含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如下:
1、稅種不同:增值稅是流轉稅,企業所得稅是所得稅;
2、征稅對象不同:增值稅是在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取得的所得;
3、計稅依據不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流轉額,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所得額;
4、承擔者不同:增值稅是在商品生產和流通環節,對其生產和流通過程所產生的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生產者或經營者繳納的增值稅,最終的承擔者是消費者。企業所得稅則是對企業的所得收入部分作稅,企業所得稅的承拍者是企業或其他有應稅所得的經濟組織本身;
5、含義不同: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環節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是產品有增值的情況下,對增值的部分進行納稅。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是企業有盈利的情況下,對盈利的部分進行納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制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區別
1、增值稅是對增值部分征稅,最終承擔者是消費者,他屬于流轉稅,稅基是營業收入,是價外稅,也就是說收入不含稅。
2、一般納稅人按不含稅收入的17%征稅,也就是說你有樣東西賣100元,那么你就要收到117元,其中17元是你應繳納的增值稅,是向購買者收取的,同樣你購買的商品也含稅金,是可以抵扣的。
3、增值稅是對從事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從事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簡單的講,就是對發生業務的毛利部分按一定比例進行征稅。通常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
4、所得稅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兩種,是對企業盈利部分或個人獲利部分按一定比例征稅。簡單可以理解為,對企業或個人獲得的純利進行征稅。對于經濟特區和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主要就是在企業所得稅方面體現的。
增值稅與所得稅的區別在哪些
對于很多不了解財務知識的朋友來說,面對多種多樣的稅種、稅率往往是傻傻分不清楚,事實上國家對于每一項稅種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兩種比較常見的稅種,增值稅與所得稅的區別。
一、增值稅
1、含義:
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環節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2、稅率:
一般納稅人銷售或進口貨物稅率有17%和1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17%。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4%(商業)和6%(工業、修理修配行業)。
3、公式:
①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②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二、所得稅
1、含義:
所得稅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2、稅率:
目前企業所得稅采用3檔稅率,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的企業,按18%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含10萬)的企業,按27%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元以上的,按33%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從2008年1月份開始,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25%的稅率。一般各地對所得稅實行按季預交,年終匯算清繳。
3、公式:
①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的項目;
②應納所得稅額=月(季)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③年應納所得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是生產廠家交的,是對勞動凝聚到商品使商品增殖部分征稅所得稅是代理商或經銷商交的,是對他們所賺的差價征稅。
所得稅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稅收入的定義和征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等等情況分別納稅。所得稅又稱所得課稅、收益稅,指國家對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所得征收的一類稅收。
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的關系
法律主觀:
1、稅種不一樣。增值稅: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企業所得稅: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2、分類不一樣。增值稅:分為生產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和消費型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分為國營企業所得稅、集體企業所得稅、私營企業所得稅、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外國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3、征稅對象不一樣。增值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4、計稅依據不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流轉額;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所得額。5、受成本影響不同。增值稅只與商品銷售收入有關,不受成本高低影響;企業所得稅直接受成本規模影響。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增值稅稅率:(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圖形版權登記和商標注冊的區別 ...
圖形版權和圖形商標的區別
法律分析:形版權登記和商標注冊的區 ...
2023.12.28 11:17:28
-
借條、欠條、收條三者有什么作 ...
2023.12.27 14:37:43
-
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的區別(微 ...
在討論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們的定義和特點:
2023.10.18 14:07:12
-
交通事故55和37區別大嗎(事故 ...
問題一:交通事故55和37有什么具體區別嗎?
根據我 ...
2023.10.16 11:35:03
-
版權申請與版權登記區別(國家版權登記和地 ...
5、職務作品申請登記的,應提交作者的身份證復印件、著作權人或專有使用權人的營業執照或法人代 ...
2024.01.01 17:47:05
124人閱讀
-
債務人的法定義務是什么(債務人和義務人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 ...
2024.01.01 08:45:33
325人閱讀
-
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有區別嗎(職工社保個人 ...
4、繳費性質不一樣職工只要入職了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就需要在三十天內為其進行社保的繳納,這是 ...
2024.01.01 08:33:31
266人閱讀
-
-
個人獨資與個體工商戶的區別(個人獨資和個 ...
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區別在哪里一、概念不同:1、個體工商戶:指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
2024.01.01 04:02:48
876人閱讀
-
民事訴訟和刑事自訴的區別(民事訴訟和刑事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 ...
2024.01.01 00:38:18
430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