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規定未成年故意殺人犯罪會死刑嗎
未成年故意殺死了會判死刑嗎
未成年殺人不會判死刑立即執行也不會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只有十四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在犯了故意殺人罪時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是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故意殺人行為,必須情節惡劣,還要報請最高檢核準了才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3、而且未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具體判多少年還要視犯罪情節而定。
4、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犯罪,即使情節特別嚴重,但是也是不能判處死刑的。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教育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則,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給孩子做好榜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有效的預防孩子的犯罪心里和行為的產生。
法律依據:
《刑法》
第四十八條 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準。
第四十九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處罰后,在升學、就業等方面不得歧視。
未成年殺人會被判死刑嗎
未成年殺人不可以判死刑。
我國未成年犯罪判刑年齡如下:
1、12周歲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6、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1、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教育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則,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給孩子做好榜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有效的預防孩子的犯罪心里和行為的產生。
2、學校應該加強法制教育。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樹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政治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法律素質,與學生平等相處。
3、社會方面應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采取多形式,宣傳法律教育知識,提高未成年人對法律的認知和引導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故意殺人,除了他本人需要為此承擔刑事責任外,其家人也需要為此負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畢竟這屬于家長沒有教導好演變的結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之一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按照法律未成年人殺人會判死刑嗎
法律主觀:
法律客觀: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具體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刑法規定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這個年齡段的少年,一般說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識能力,能夠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的行為。因此,刑法僅僅要求他們對少數幾種容易識別的社會危害性比較嚴重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除此之外,不承擔其他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二是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已滿16周歲的人,體力和智力已有相當的發展,對事物的是非善惡已經有了完全的辨認能力,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了完全的控制能力,因此,應當對自己實施的一切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是一種最嚴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生命權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權利,根據我國的司法實踐,胎兒脫離母體,能夠獨立呼吸,就有了生命,具有生命的權利,任何人也不能非法剝奪。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在實際發生的案件中,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行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合法剝奪他人生命的,如正當的防衛行為、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依法對罪犯執行死刑的行為,則不能構成本罪。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罪如何判刑?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樣,刑罰仍然是對其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體的特殊性,在對其刑罰的適用上同成年人有著很大差異。《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這兩條明確規定了對少年犯量刑的方向。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責任能力不完備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強的特點而確立的,它反映了刑罰與罪責相適應的原則及刑罰目的的要求。以上是對未成年被告人適用刑罰的最基本原則之一。在能夠構成故意殺人罪犯罪主體的未成年中,又將其分為了已滿16周歲與未滿16周歲,但不管是屬于哪種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如果是涉嫌故意殺人罪的話同樣也是要受到刑事處罰的,只不過是在故意殺人罪量刑的基礎上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同時對未成年人是不能適用死刑的,這點還請大家在實踐中多加注意。
未成年故意殺人犯罪會死刑么
未成年故意殺人犯罪并不會判處死刑,法律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四十九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未成年殺人會被判死刑嗎?
法律分析:未成年殺人不會被判死刑。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如果是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犯故意殺人的,根據情節(是否是自首,是否有立功表現等)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十九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未成年殺人會判死刑嗎
未成年殺人不會判死刑。
判死刑的條件有:
1、實施搶劫、盜竊、強奸等犯罪后,為滅口而故意殺人,并造成死亡后果的;
2、聚眾斗毆致人死亡中的首要分子,且系致人死亡的直接責任人;
3、雇兇者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故意殺人,或者雇兇者直接與受雇者共同實施故意殺人,且造成他人死亡后果的;
4、因暴力犯罪被判刑,在假釋考驗期內故意殺人,并致人死亡的。
死刑復核的流程是:
1、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2、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3、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綜上所述,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
【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四十八條
【死刑、死緩的適用對象及核準程序】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