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行政處罰是什么概念)
對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
“一事不再罰”源于《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其準確含義是“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兩次罰款”。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制度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為您介紹:
廣義上理解“一事不再罰”,包括人民法院在判處被告人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處罰的,其繳納的罰款應當折抵罰金;人民法院在判處被告人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的刑期;行政機關在查處違法行為時,若發現行為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而不能以罰代刑。
“一事不再罰”源于《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其準確含義是“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兩次罰款”。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制度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為您介紹:
廣義上理解“一事不再罰”,包括人民法院在判處被告人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處罰的,其繳納的罰款應當折抵罰金;人民法院在判處被告人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的刑期;行政機關在查處違法行為時,若發現行為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而不能以罰代刑。
適用“一事不再罰”原則,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一事”即“同一違法行為”。中大人大網《行政處罰法》問答中關于“什么是一事不再罰原則?它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有何意義?”一節中有下面一段話“現實生活中,行政管理活動十分復雜,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也是錯綜復雜的,因此,同一行政違法行為可能同時違反兩個以上不同方面的行政管理秩序,觸犯兩個以上的法律規范。”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讀出其中的“同一行政違法行為”的中行為是指一個自然行為。而這個自然行為可能成為法律上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違法行為。
“一事不再罰”或者“一事不二罰”,只禁止兩次罰款。一個主管行政機關對相對人的同一違法行為(自然行為)可以給予不同種類的處罰,也可給予同一種類的處罰,也可以給予同一種類的幾個“沒收”的處罰,但不能給予兩次罰款的處罰。所以,將“一事不再罰”概括為“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同一種類的處罰”是錯誤的。其確切含義是對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一個行政機關罰款后,排斥該機關第二次罰款,也排除另外一個行政機關第二次罰款。否則,當事人有權抗辯。對第二次罰款提出行政訴訟后法院應以適用法律錯誤撤銷后一個罰款的行政行為。
適用“一事不再罰”原則,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一事”即“同一違法行為”。中大人大網《行政處罰法》問答中關于“什么是一事不再罰原則?它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有何意義?”一節中有下面一段話“現實生活中,行政管理活動十分復雜,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也是錯綜復雜的,因此,同一行政違法行為可能同時違反兩個以上不同方面的行政管理秩序,觸犯兩個以上的法律規范。”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讀出其中的“同一行政違法行為”的中行為是指一個自然行為。而這個自然行為可能成為法律上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違法行為。
“一事不再罰”或者“一事不二罰”,只禁止兩次罰款。一個主管行政機關對相對人的同一違法行為(自然行為)可以給予不同種類的處罰,也可給予同一種類的處罰,也可以給予同一種類的幾個“沒收”的處罰,但不能給予兩次罰款的處罰。所以,將“一事不再罰”概括為“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同一種類的處罰”是錯誤的。其確切含義是對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一個行政機關罰款后,排斥該機關第二次罰款,也排除另外一個行政機關第二次罰款。否則,當事人有權抗辯。對第二次罰款提出行政訴訟后法院應以適用法律錯誤撤銷后一個罰款的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決定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的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交由能夠有效承接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使,并定期組織評估。決定應當公布。
承接行政處罰權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按照規定范圍、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
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什么的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
行政機關對違法人員給予警告后,什么時候可以再次行政處罰是沒有規定的,只要發現有違法行為的,就可以給予行政處罰,但對同一違法行為,不得再次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四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三十八條 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行政處罰兩次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法律主觀:
行政處罰 中有“合并執行”或“合并處罰”的概念,兩者的概念來源于刑事法典理論的“ 數罪并罰 ”。多種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大,若是簡單的擇一重罰,而不合并處罰,可能會出現對違法行為漏罰的情形,則會放縱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有違《 行政處罰法 》中的“過罰相當”原則。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三十八條 一人有兩種以上違法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行,可以制作一份決定書,分別寫明對每種違法行為的處理內容和合并執行的內容。
法律客觀:
《 行政處罰法 》第八條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什么的行政處罰
罰款。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代表在處理同一個違法行為時,不能重復對當事人進行多次罰款。同一個違法行為同時涉及多個相關法律規范需要進行罰款處罰,則應按照金額較高的規定執行。這樣設計是為了確保公正和合理性,在處理相同違法行為時避免過度懲戒,遵守程序上不得重復懲戒原則。
根據行政處罰的規定對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什么處罰
法律主觀:
根據 行政處罰法 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法律規定,行政主體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的 行政處罰 ,即可以對同一違法行為做出不同種類的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法律客觀: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對同一行為實施兩次以上行政處罰是否合法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但如果是多人共同違法,可以同時給予所有違法人罰款的處罰。關于對同一行為實施兩次以上行政處罰是否合法的問題,下面由我為您詳細解答。
一、對同一行為實施兩次以上行政處罰是否合法
1、同一行為行政處罰兩次以上是不合法的。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2、“一事不再罰”原則,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
3、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四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二、行政違法行為有哪些
對于行政違法,不同類型的行政違法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
1、根據違法的程度,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實質性行政違法和形式性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不具備行政行為實質要件的行政違法,如主體不合格、內容不合法、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等;后者則是不具備行政行為形式要件的行政違法,如行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等。
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形式行政違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首先,從法律效力看,實質違法一般屬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即沒有法律效力,而形式違法一般屬可撤銷行為,它經有效補救可轉化為有效行為;其次,從法律后果看,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如撤銷違法)。
2、根據違法的范圍,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內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越級指揮;后者則指外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公安機關非法拘留公民。
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在救濟手段上是有區別的:內部違法僅限于行政救濟,不受司法審查;而外部違法不僅可借助于行政救濟,還可借助于司法救濟。
3、根據違法的形式,行政違法可以分為作為行政違法與不作為行政違法。
前者表現為積極地作出行政法律規范所禁止的行為,如稅務機關違法征收稅款;后者則表現為拒不作出行政法規范所要求的行為,如工商機關對企業申請營業執照不予答復。
作為違法與不作為違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規范對象。就行政訴訟而言,作為違法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不作為違法同樣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
行政機關在對行政相對人做出處罰,必須要事先經過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才行,否則的話行政機關也是沒有處罰權的。當然,對于同一違法行為,如果沒有侵犯不同的客體,違反多個法規規定的話,那行政機關通常是不能做出多次處罰的。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但如果是多人共同違法,可以同時給予所有違法人罰款的處罰。
第一,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而非一類違法行為。
第二,同一個違法行為在實施的主體上,是同一違法行為人。
第三,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違法事實而非一次違法事件。
第四,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該違法行為的全貌,如果違法行為人針對該行為向行政處罰主體作了重大欺瞞,且該欺瞞導致處罰主體對該違法行為的定性和施罰產生重大影響,則處罰主體在第一次處罰后可以根據新查明的事實情況對違法當事人追加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一條 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有違法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主動供述行政機關尚未掌握的違法行為的;
(四)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法律主觀:
行政處罰的種類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
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六條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
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
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陳述、申辯而給予更重的處罰。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規定是 ...
2023.12.28 11:21:38
-
2024年60歲勞務糾紛怎么辦? 6 ...
勞務糾紛怎么解決
勞動糾紛處理如下:協商解決。勞動者與用人 ...
2023.12.14 10:37:50
-
刑事訴訟法折抵刑期如何執行( ...
2023.12.28 11:21:49
-
交通事故二次鑒定推翻的多嗎( ...
1. 什么是交通事故二次鑒定?
2. 為什么需要進行交通事故二次鑒 ...
2023.10.16 11:43:58
-
社保證明怎么開,相關規定有哪些(社保證明 ...
一、社保證明怎么開 都需要什么手續開社保證明需要什么申辦人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參保證明, ...
2023.12.31 02:16:51
508人閱讀
-
試用期的工資問題相關法律 ...
律師咨詢律師
試用期的工資問題相關法律規定(試用期工資 ...
一、勞動法試用期工資的規定對試用期間勞動者待遇過低或得不到保障突出的問題,勞動合同法做出了 ...
2023.12.30 01:29:36
840人閱讀
-
財產凍結需要多久相關規定 ...
律師咨詢律師
-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 ...
律師咨詢律師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行政處罰 ...
關于您咨詢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多長時間能出來”問題回復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
2023.12.26 17:30:37
278人閱讀
-
工程款優先權是什么意思, ...
律師咨詢律師
工程款優先權是什么意思,工程款優先權的相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的建筑工程價款僅能包含承包人為建設工程應當 ...
2023.12.26 03:56:54
435人閱讀
-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相關規 ...
律師咨詢律師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