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拿到經濟賠償金還能仲裁嗎(收了補償金后又提出勞動仲裁)
引言:
在勞動爭議解決過程中,勞動者通常會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然而,如果勞動者已經拿到經濟賠償金,是否還有權進行勞動仲裁呢?本文將從法律的角度深入分析,探討這一問題。
一、勞動仲裁與經濟賠償的聯系
在理解勞動仲裁和經濟賠償的關系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勞動仲裁和經濟賠償的定義和特點。
1. 勞動仲裁的定義和特點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仲裁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通過申請,由勞動爭議調解機構或人民法院根據法定程序對勞動爭議進行調解或者仲裁的一種解決勞動爭議的方法。
勞動仲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強制性:當事人可以強制要求進行勞動仲裁。
(2)公正性:勞動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具有獨立性和公正性,對勞動爭議進行公正處理。
(3)專業性:勞動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具有勞動法律知識和專業素養,能夠正確解釋和適用勞動法律法規。
2. 經濟賠償的定義和特點
經濟賠償是勞動爭議解決的一種形式,一般是指根據勞動爭議的事實和法律規定,用金錢形式對勞動爭議當事人進行補償。經濟賠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特定性:經濟賠償的數額和方式需要根據具體的勞動爭議情況來決定。
(2)支付效力:經濟賠償一旦支付,將起到了解、決定勞動爭議的效果。
(3)終局性:經濟賠償是勞動爭議解決的終局性結果,雙方應當履行相關義務,結束勞動爭議。
二、是否能在拿到經濟賠償金后繼續仲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從上述規定來看,一旦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已經確認了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賠償額,勞動者是不能再向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的。因為仲裁和訴訟都是勞動爭議解決的方式,雙方選擇了其中的一種方式后,就不能再進行另一種方式的解決。
然而,如果經濟賠償金只是臨時性的解決辦法,并未終局性地解決勞動爭議,勞動者仍然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繼續追求自己的權益。比如,勞動者在接受經濟賠償后,發現雇主仍存在其他方面的違法行為,此時勞動者可以重新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要求追討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三、案例分析
以下通過一個實際案例來進一步說明已拿到經濟賠償金還能仲裁的情況。
某公司A與勞動者B之間發生了勞動爭議,B要求A支付加班費,并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裁決結果是,A公司應向B支付一定金額的加班費。A公司在仲裁期限內支付了該筆經濟賠償金。
然而,幾個月后,B發現A公司又有其他違法行為,包括拖欠工資、無故辭退等問題。這些問題并不在之前的仲裁范圍內。于是,B再次向勞動仲裁機構提起新的仲裁申請,要求追討拖欠的工資和獲得公正處理。
勞動仲裁機構在審理后認定A公司確實存在拖欠工資、無故辭退等違法行為,并作出裁決,要求A公司繼續支付相應的賠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B經過兩次仲裁過程均獲得了經濟賠償金,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結論:
已拿到經濟賠償金的勞動者在新發現其他方面的違法行為時,確實還有權利繼續申請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盡管勞動仲裁和經濟賠償是勞動爭議解決的兩種方式,但勞動仲裁并不僅限于解決經濟賠償問題,還可以適用于其他勞動爭議情況。因此,勞動者在選擇勞動仲裁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并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以便維護自己的權益。
已拿到經濟賠償金還能仲裁嗎?
在勞動糾紛解決中,仲裁是一種常見而受到廣泛贊譽的解決方式。然而,當勞動者已經拿到經濟賠償金之后,是否還有權利提出勞動仲裁呢?這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本文將從法律法規和案例分析的角度來深入探討。
一、勞動者權利的保障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特點之一,就是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勞動法》是中國勞動法律體系的基礎,對勞動者的權益作了明確規定。根據《勞動法》第10條規定:“勞動者享有依法參加工會、罷工和控告法律違法行為的權利”,而第11條進一步規定:“勞動者參加法律活動有權保留的職位和待遇不變”。這表明勞動者在享有法律活動權利時,享有對原先賠償的不受侵犯的權利。
二、勞動仲裁的法律依據
勞動仲裁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1條規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是負責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機構,包括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以,即使勞動者已經拿到了經濟賠償金,他們仍然可以通過提起勞動仲裁,讓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對其權益進行維護。
三、勞動仲裁與經濟賠償金的關系
雖然勞動仲裁和經濟賠償金是兩個獨立的概念,但它們之間存在相互關聯。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1條的規定,仲裁機關作出的仲裁裁決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勞動者享有依法執行的權利,所以勞動者即使在仲裁過程中已經拿到經濟賠償金,仍然可以繼續進行仲裁程序,以爭取其他權益的保護。
四、相關法律法規與案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一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可不支付經濟補償金。”可以看出,即使勞動合同已經解除,勞動者也有權利提出勞動仲裁以保護其權益。
以一起典型案例為例,小王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后,因雙方關系惡化,小王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公司達成賠償協議,拿到經濟賠償金。然而,小王在獲得經濟賠償金后,發現公司未按照協議的約定支付社會保險費,因此提出勞動仲裁。仲裁委員會認為小王依然享有提起勞動仲裁的權利,最終仲裁結果支持了小王的訴求。這一案例再次證明,經濟賠償金的獲得并不剝奪勞動者提出勞動仲裁的權利。
五、結語
在勞動爭議解決中,勞動仲裁是一種重要的法律途徑。盡管勞動者已經拿到了經濟賠償金,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失去了提出勞動仲裁的權利。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相關案例的分析,勞動者仍然享有提起勞動仲裁的權益,以保護其合法權益。勞動者應當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并在需要的時候提起勞動仲裁,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已拿到經濟賠償金還能仲裁嗎?
引言:經濟賠償金是否會影響勞動仲裁的提起?這是一道關于員工權益保護與勞動爭議解決的重要法律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分析相關法律法規和案例,探討員工在已收到經濟賠償金后是否仍能提起勞動仲裁的問題。
一、勞動賠償和勞動仲裁的關系
勞動賠償是勞動爭議解決的一種方式,可以迅速幫助員工獲得經濟賠償。勞動仲裁則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勞動爭議的一種手段。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條規定:“勞動行政部門和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勞動者、用人單位通過協商、調解或者仲裁等方式解決勞動爭議。”可見,勞動賠償和勞動仲裁在法律上是相輔相成的。
二、勞動賠償后提起勞動仲裁是否合法
1. 已收到經濟賠償金是否會影響提起勞動仲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9條的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經勞動行政部門協商解決的,勞動者不服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仲裁。”可以看出,員工在收到經濟賠償金后仍有權提起勞動仲裁,因為勞動爭議仍然存在,并未得到徹底解決。
2. 勞動仲裁的法律依據和權威性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勞動爭議,由勞動行政部門、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處理;上述機關對勞動爭議的處理具有同等效力。”這表明,勞動仲裁機構具有執法權威,其裁決具有法律效力。
三、已收到經濟賠償金后提起勞動仲裁的適用情況
1. 工資支付糾紛
員工在收到經濟賠償金后,發現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的情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勞動者主張未支付工資或者工資不足的,由用人單位舉證證明支付了勞動者的工資。”員工有權提起勞動仲裁爭取工資補償。
2. 違法解雇糾紛
在勞動關系終止后,員工收到了一筆賠償金,但發現用人單位違法解雇了自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勞動者主張勞動合同解除違反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員工依然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承擔違法解雇的賠償責任。
四、經典案例剖析
1. 廣州某公司賠償金與勞動仲裁
某員工在與雇主協商后,同意接受一筆經濟賠償金。然而,該員工發現雇主未按照協議支付賠償金,并解雇了他。員工遂提起勞動仲裁,要求支付欠款并還原勞動關系。仲裁委員會最終支持了員工的訴求,并判定雇主違法解雇,需要賠償經濟損失。
2. 上海一企業的工資支付糾紛
上海某企業因經濟困難,未按時支付員工工資,但同意在員工離職后支付一筆賠償金。離職后,企業未按時支付賠償金,引發員工提起勞動仲裁。仲裁委員會最終判決企業支付員工欠薪和賠償金,并追加了逾期支付的賠償。
結論:員工已收到經濟賠償金不影響其提起勞動仲裁的權利。勞動賠償和勞動仲裁是兩種不同的權利,員工在收到經濟賠償金后,仍然可以通過勞動仲裁追求未享受的權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經典案例,勞動賠償金并不能限制員工的勞動仲裁權利,而勞動仲裁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對維護員工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死亡賠償金領取方式(死亡賠償 ...
引言:
在現實生活中,死亡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象,而對于死者家 ...
2023.10.25 16:33:10
-
勞動仲裁免費咨詢電話(勞動仲 ...
近些年來,勞動糾紛事件層出不窮,勞動者的權益保護成為了社會各界關 ...
2023.10.10 10:13:35
-
12333勞動仲裁管用嗎(勞動仲 ...
一、背景介紹
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中常見的問題,為了保護勞動者 ...
2023.10.31 10:12:43
-
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的賠償標準 ...
引言: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然而在學校中,意外事故時常發 ...
2023.10.24 10:35:55
-
賠償金打輸了能申請補償金嗎(勞動仲裁員工 ...
根據勞動法及相關規定,員工在勞動仲裁中輸了案件,并不意味著必須向雇主支付賠償金,三、勞動仲 ...
2023.10.28 23:54:34
66人閱讀
-
勞動補償金與勞動賠償金的區別(經濟補償與 ...
三、勞動補償金與勞動賠償金的區別(一)性質和依據不同勞動補償金是基于勞動合同解除的特定情形 ...
2023.10.26 06:18:14
165人閱讀
-
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能都要嗎(確認勞動關系 ...
3.2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2條的規定,當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2023.10.26 01:34:16
387人閱讀
-
仲裁時賠償金和補償金填錯了(經濟補償與賠 ...
本文將深入分析仲裁時賠償金和補償金填錯、經濟補償與賠償金能否并用的問題,并引用相關的法律法 ...
2023.10.25 17:12:51
659人閱讀
-
勞動者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形?賠償金和經濟 ...
第一段:賠償金的涵義及法律依據賠償金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因過失或其他違約行為,給雇主造 ...
2023.10.25 04:00:44
409人閱讀
-
已拿到經濟賠償金還能仲裁嗎(收了補償金后 ...
二、是否能在拿到經濟賠償金后繼續仲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條的規 ...
2023.10.23 16:32:46
449人閱讀
-
答
別人找我借錢我沒錢怎么辦呢?
現在借錢是一個很敏感的事情,很 ...
-
答
前男友以前借我兩萬還沒還,最近說又和我借五百,我該怎么辦
首 ...
-
答
錢借出去五年還能要回來嗎
欠錢五年不還能通過向法院起訴等方式 ...
-
答
欠款3000逾期兩年,應總還多少錢?
一、欠款3000逾期兩年,應總 ...
-
答
借錢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一、借錢訴訟時效是多久
1、借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