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被轉移怎么辦(遺產被轉移了怎么辦)
瀛東律音|遺產繼承之前,被繼承人的財產被轉移如何處理
《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那在被繼承人去世之前或者在被繼承人去世后、實際繼承發生之前,被繼承人的財產被惡意轉移應如何處理呢?是按照被繼承人的遺產進行分割?亦或是無法處理,誰占有則誰擁?
最近筆者接觸了多起遺產繼承糾紛案件中涉及到上述問題——有的在母親去世之前,兄弟姐妹把母親的存款轉移至其自己名下;有的在父親被鑒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之后,部分子女將父親每月工資收入取現拿走;有的在父親去世后將登記于母親名下的房產(實則為在父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房產)以買賣的形式過戶至自己名下••••••上述行為是否可取?是否合法?自己的親屬做出上述行為是否侵害自己的利益,自己如何維權?筆者將在本文中通過幾個上海法院的判決,向大家梳理解釋上述問題。
1
被繼承人出現思維紊亂、言語含糊欠清等情況后進行的轉賬,應作為其遺產進行處理
案號:(2016)滬0117民初16778號
【基本案情】
被繼承人于2016年5月去世,有一兒一女。在2016年3月,被繼承人轉賬30萬元至女兒的賬戶中,女兒在法庭中陳述上述款項系母親贈與自己的,應歸屬于自己所有。但是我方作為被繼承人的兒子,知道母親生前身體狀況已不是很好,甚至已出現不認識家人的情況。我方去母親生前就診的醫院調取了母親的就醫記錄,母親在2016年2月即去醫院就診,就診記錄載明:突發不能寫字,不認識家人半月。所以對于上述30萬元的轉賬,我方認為并不是母親真實的意思表示,該款項應作為母親的遺產進行分割。
【法院意見】
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被繼承人遺產,應當為其死亡時,實際尚合法存在且為其遺產的部分,如在被繼承人生前實際處分或并不存在的財產,不宜再進行分割。
根據被繼承人在2016年2月的就診記錄和入院記載中的內容,其在2016年2月之前則出現思維紊亂,不認識家人,書寫困難,言語含糊欠清等情況,故原告關于2016年2月的30萬元是被繼承人轉入原告賬戶,并將該款項贈與原告的辯解意見,難以采信,本院認定該款項系原告轉移的財產,應作為被繼承人的遺產處理。
2
存款開支若未超出醫療、護理及日常生活所需的合理范圍,則不作為遺產進行處理
案號:(2018)滬0105民初2451號
【案件情況】
母親于2014年10月去世,父親于2016年7月去世,父親生前早在2014年1月就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并指定母親為監護人。在母親去世后,2016年4月時,由其中兩名子女擔任父親的監護人。父親每月工資約2萬元左右,從母親去世到父親去世的兩年時間內,父親每月的工資都被其中的兩名子女取現,該兩名子女在庭審中陳述,母親去世之前已經將父親的銀行卡交由其二人保管,并按照母親的意愿將卡內存款在為父親支付醫療、護理及日常開支后,余款由其二人均分。但是另一繼承人表示,父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且常年癱瘓在床,因為其是老干部身份,醫療費用全部可以由醫保進行處理。所以每月兩萬元的收入基本不會花費,且父親未留下遺囑,所以該期間的收入在去掉正常開銷后應予按照遺產進行分配。
【法院意見】
根據繼承法律的相關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合法財產。在父親去世之前每月所得的工資收入系其生前取得,不屬于遺產處理范圍。且法院已經充分考慮了父親在此期間的醫療、護理及日常生活所需之費用,并未超出正常合理的范圍,所以要求分割父親去世之前每月收入的存款于法無據,不予支持。
3
父母共同房產雖登記在父或母一人名下,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將該房屋過戶給第三方,應屬無效
案號:(2017)滬02民終7792號
【案件情況】
錢某與妻子楊某婚后生育三個孩子,即錢甲、錢乙、錢丙,錢A系錢丙之子,1999年楊某報死亡。錢某為系爭房屋的權利人。2014年11月,錢某 (甲方,賣售人)與錢A(乙方,買受人)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錢A被核準登記為系爭房屋產權人。審理中,錢甲、錢乙稱,系爭房屋雖然登記在錢甲名下,但該房屋有楊某的份額,錢甲和錢乙作為法定繼承人依法享有繼承權,錢A、錢某在未告知其二人的情況下處分系爭房屋,侵害了他們的繼承權。
【法院觀點】
一審法院認為:錢某與妻子楊某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分得系爭房屋,該房屋雖登記在錢某一人名下,但應屬錢某和楊某夫妻共同財產,楊某于1999年過世,其對系爭房屋享有的產權份額作為遺產由繼承人依法分割,錢某未征得其他權利人同意,自行將系爭房屋轉讓給錢A,客觀上構成侵權,錢甲、錢乙要求確認系爭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及要求恢復系爭房屋產權人為錢某的請求于法有據,法院應予以支持。
二審法院認為:楊某去世后,其在系爭房屋內的份額由各法定繼承人依法取得,錢某在未征得其他法定繼承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處分系爭房屋屬于無權處分,其行為不發生法律效力。認可一審法院對事實的分析認定及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解適用。
結 語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等合法財產。但是在其生前可能經過長期的醫療等情況,其可能無法自己處理自己的財產,或者處分了以為是屬于自己一人的財產。所以在繼承案件中,確定遺產的范圍往往是第一步的,這一步中又需要考慮很多因素。
同時,追回被惡意轉移走的財產,比照遺產處理,有利于被繼承人晚年生活的安定,不容易引起繼承人之間的爭執,造成誰占有則歸屬于誰的現象,有利于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和諧。
但是這樣的處理需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干預被繼承人生前的自愿處分,需有證據可以證明財產是被非法轉移的,這樣則可以通過訴訟進行追回,再比照遺產一并處理。
老人去世遺產被轉移怎么辦
法律分析:可以提起繼承權糾紛訴訟。依據《繼承法》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父親遺產存款被轉走違法嗎
法律主觀:
父親遺產存款被轉走,若沒有遺囑等合法依據就是違法的,遺產是對此有繼承權的所有繼承人的,私自轉移,屬于惡意侵吞,會喪失或被剝奪繼承權的。當事人應當向法院起訴,請求被告(即轉移財產的人)歸還被轉移的財產,并可以請求法院取消此人的繼承權。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老人去世遺產被轉移怎么辦
法律主觀:
遺產被轉移,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當事人發現轉移遺產的情況,可以向法院起訴追回應繼承的份額,轉移遺產者有可能承擔減少繼承遺產的法律后果。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老人去世遺產被轉移怎么辦1?
您好,您可以與其他繼承人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必要時建議委托律師調取相關證據材料準備訴訟。
相關法條:
《民法典》第1132條: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遺產被轉移怎么辦
法律分析:遺產被轉移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追回應繼承的份額,轉移遺產者有可能承擔減少繼承遺產的法律后果。其他繼承人如果不共同起訴他,法院會在起訴后通知他們,并均列為原告,如果有不愿意做原告的,則表示放棄了此財產的繼承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遺產被轉移了怎么辦
【法律分析】:遺產被轉移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追回應繼承的份額,轉移遺產者有可能承擔減少遺產繼承的法律后果。其他繼承人如果不共同起訴他,法院會在起訴后通知他們,并均列為原告,如果有不愿意做原告的,則表示放棄了此財產的繼承權。
人民法院對故意隱匿、侵吞或爭搶遺產的繼承人,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
避免遺產被轉移的建議
(一)自己保管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卡等重要證件。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如果沒有另外的協議約定的,夫妻共同生活取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任何一方想要在婚內處分財產的,必須有經過另一方同意,否則就是無權處分。而身份、戶口本這些就是證明個人的最重要信息,因此,絕對要自己保管好這些私人信息。
(二)及時查對各種花銷較大的發票和收據。 夫妻共同生活期間的支出是共同承擔的,如果一方有數額較為巨大的支出可以多加留意對方對該物件的用途是否基于正常消費。 (三)發現對方有轉移財產的舉動需要及時制止并且保存證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 第四十三條 人民法院對故意隱匿、侵吞或者爭搶遺產的繼承人,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
遺產被轉移了怎么辦
遺產被轉移了可以起訴法院撤銷轉移行為,追回遺產,重新進行分割。需要依法提交證據向法院證明遺產轉移的具體情況。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遺產繼承中是沒有追索權的,遺產在繼承前被轉移的,繼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回被轉移的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第二十四條?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需要你提供對方有進行資產轉移的證據。民事訴訟過程中,提交證據是當事人的義務,法院不能主動調查相關證據。當事人一方認為涉案財產被轉移的,申請人可以向法院提供財產轉移的線索,申請法院調取相關證據材料。但如果相關證據當事人或者通過委托律師調查的,法院不受理調查取證申請。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遺產被轉移了怎么辦
遺產被轉移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追回應繼承的份額,轉移遺產者有可能承擔減少遺產繼承的法律后果。其他繼承人如果不共同起訴他,法院會在起訴后通知他們,并均列為原告,如果有不愿意做原告的,則表示放棄了此財產的繼承權。遺產管理人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繼承人、受遺贈人、債權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對故意隱匿、侵吞或爭搶遺產的繼承人,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 遺產管理人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繼承人、受遺贈人、債權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2024年遺產糾紛訴狀范本怎么寫 ...
遺產糾紛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1、現在遺產的情況,本人被侵害的權 ...
2023.12.15 12:01:24
-
如何辦理醫保異地轉移? 辦理 ...
醫保異地轉移手續怎么辦
1、首先需要辦理轉出流程,登錄原參保 ...
2023.11.27 17:40:01
-
小三能繼承遺產嗎,小三能否繼 ...
2023.12.28 11:15:33
-
遺產不過戶有沒有影響(遺產不 ...
遺產不過戶有沒有影響
法律分析:有影響。對于房屋只有使用權沒 ...
2023.12.28 11:18:28
-
股票遺產怎么解決(遺產糾 ...
陳宗瓊律師
-
離婚怕對方財產轉移如何查 ...
陳宗瓊律師
離婚怕對方財產轉移如何查(起訴離婚對方把 ...
離婚如何查丈夫財產轉移法律主觀:在 離婚案件中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如果夫妻一方主張另一 ...
2023.12.26 17:12:34
253人閱讀
-
如何處理夫妻共同財產與遺 ...
陳宗瓊律師
如何處理夫妻共同財產與遺產(夫妻共同財產 ...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 ...
2023.12.26 16:48:28
661人閱讀
-
宅基地可否作為遺產繼承( ...
陳宗瓊律師
宅基地可否作為遺產繼承(宅基地繼承最新政 ...
宅基地使用權繼承的法律規定宅基地繼承的規定是:宅基地是農村家庭戶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 ...
2023.12.26 10:11:22
180人閱讀
-
遺產繼承包括的財產范圍有 ...
陳宗瓊律師
-
獨生子女無遺囑繼承(獨生 ...
陳宗瓊律師
獨生子女無遺囑繼承(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 ...
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四條因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當事人請求登記的,應當 ...
2023.12.26 01:50:37
454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