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是什么責任(醫療事故是什么責任原則)
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
法律分析: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 第三十六條 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發生醫療事故承擔什么責任
法律分析:發生醫療事故需要承擔的責任有以下這些:1.行政責任: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2.民事責任:在醫療事故中,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就是賠償經濟損失,再輔以對受害人的賠禮道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醫療事故患者應承擔什么責任
法律主觀:
醫療事故中,醫療機構應該承擔賠償責任。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害撫慰金、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住宿費等費用。醫療人員構成犯罪的,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需承擔什么責任
法律分析:醫療事故需承擔過錯責任,且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明確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條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責任怎么認定
醫療事故的責任認定標準具體如下:1、完全責任,對醫療事故需要承擔100%的責任;2、主要責任,需要對醫療事故承擔60%至90%的責任;3、次要責任,需要對醫療事故承擔20%至40%的責任;4、輕微責任,需要對醫療事故承擔不超過10%的責任。
一、醫療事故責任怎么認定
1、醫療事故責任認定標準具體如下:
(1)完全責任,對醫療事故需要承擔100%的責任;
(2)主要責任,需要對醫療事故承擔60%至90%的責任;
(3)次要責任,需要對醫療事故承擔20%至40%的責任;
(4)輕微責任,需要對醫療事故承擔不超過10%的責任。
2、法律依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
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二、醫療事故爭議處理辦法有哪些
醫療事故爭議處理辦法有以下:
1、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應提出書面申請;
2、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一年內,可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3、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由醫療機構所在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
醫療事故承擔什么責任
法律主觀:
醫療事故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醫療機構支付。除此以外,還應當承擔行政責任,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
法律客觀:
醫療事故承擔什么責任:一、醫療事故中醫生承擔什么責任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依法承擔下列責任:1、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患者或家屬經濟損失。各項賠償項目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已有詳細規定,可以對號入座。具體數額的確定,患方可以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確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確定。各項賠償項目確定后一次性支付,賠償結束后不得再反悔。2、行政責任:對于醫療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于發生醫療事故的人員,衛生行政部門或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3、刑事責任: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醫療事故責任比例怎么劃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6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種責任程度劃分僅僅是定性,而沒有完全解決定量的問題,即具體應承擔多少比例的責任。有人認為,主要責任應承擔60%~90%,次要責任承擔20%~40%,輕微責任承擔比例不超過10%。醫生對患者進行診療,這其實屬于職務行為,因此要是發生了醫療事故的話,其實往往都是由醫療機構要實際承擔事故責任的。但此時也是需要同時追究醫生的責任,如果認定其構成醫療事故罪的話,肯定也是要定罪處罰的。
醫療事故責任有哪些
醫療損害責任 的種類: 1、醫療技術損害責任 醫療技術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 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用 過錯責任原則 。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須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即使是醫療過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負擔。 2、醫療倫理損害責任 醫療倫理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提供病患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上應遵守的規則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 在訴訟中,對于責任構成的醫療違法行為、損害事實以及因果關系的證明,由受害患者一方負責證明。在此基礎上實行過錯推定,將醫療過失的舉證責任全部歸之于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一方認為自己不存在醫療過失,須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否則應當 承擔賠償責任 。 3、醫療產品損害責任 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醫療產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醫療機構或者醫療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應該承擔的 醫療損害賠償 責任。
醫療事故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1、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1)、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后,丟失、涂改、隱匿、偽造、銷毀病案和有關資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2)、醫務人員由于極端不負責任,致使病員死亡,情節惡劣已構成犯罪的;(3)、借口醫療單位發生醫療事故尋釁滋事,擾亂醫療工作正常秩序,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份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我國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辦法》第18條規定:(1)、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根據事故等級、情節和病員的情況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2)、醫療事故補償費,由醫療單位支付給病員或其家屬。病員及其家屬所在單位不得給予了醫療事故補償費而削減病員或其家屬依法應該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補貼。(3)、病員由于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單位支付。3、醫療事故的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五十三條,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處理醫療事故過程中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刑法關于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有關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第五十四條,衛生行政部門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并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后,未及時組織調查的;(二)接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后,未在規定時間內審查或者移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三)未將應當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移交醫學會組織鑒定的;(四)未按照規定逐級將當地發生的醫療事故以及依法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理情況上報的;(五)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審核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的。
醫療事故承擔什么責任
法律分析:醫療事故適用過錯責任和過錯推定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醫療事故一般賠多少錢(什么情 ...
一、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
2023.11.06 18:16:51
-
汽車撞到電瓶車事故怎么處理( ...
在日常生活中,汽車與電動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電動車的普及和 ...
2023.10.31 10:19:22
-
責任認定書確定賠多少(認定書 ...
問題1:責任認定書是什么?
責任認定書是一種法律文件,通常由 ...
2023.11.02 10:50:17
-
事故認定書最晚多久能出來(交 ...
一、什么是事故認定書?
事故認定書,是指交通事故發生后,交警 ...
2023.11.02 10:54:18
-
醫療糾紛責任承諾書怎么寫? 醫療糾紛責任 ...
承諾人是集體的,先寫上集體名稱,后由該集體內所有成員一一簽署,或由該集體主要負責人簽署,承 ...
2023.12.21 01:04:03
314人閱讀
-
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包 ...
在法律領域中,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根據違約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確定違約方承擔何種責任和程度 ...
2023.10.26 14:14:08
33人閱讀
-
讓右原則對方超速責任怎么開(讓右原則和超 ...
回答9: 超速者在遇到讓右原則導致的事故時,即使讓行的車輛行駛速度較快,超速者也有責任承擔事 ...
2023.10.26 08:19:25
169人閱讀
-
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次要責任(醫療事故次要責 ...
3. 醫療事故次要責任承擔賠償多少,3. 醫療事故次要責任承擔賠償多少,醫療機構作為醫務人員的雇主 ...
2023.10.26 03:11:12
563人閱讀
-
-
-
答
房產糾紛怎么打官司,有什么步驟
房產糾紛訴訟流程:關于房產糾 ...
-
答
和女朋友因為買房整天吵架多說話要分手怎么辦
1、挽回一個經常 ...
-
答
村干部不解決土地糾紛怎么辦
村干部不解決土地糾紛時,可以向 ...
-
答
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土地糾紛可以向當地的國土資源局、土 ...
-
答
民事調解之后不給錢怎么辦
民事調解之后不給錢怎么辦 原告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