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進入北京

          掃二維碼關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費咨詢 專業律師

          您的位置: 首頁> 法律知識>法律常識>累計預扣法計算公式(累計法和水平法的計算公式)

          累計預扣法計算公式(累計法和水平法的計算公式)

          2023.12.28 605人閱讀
          導讀:累計預扣預繳法怎么計算個稅居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兩種不同的方式,具體計算方法如下:1.工資、薪金所得: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累計扣稅計算方法

          1、累計預扣法: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累計減除費:累計減除費按當年至本月納稅人在本單位工作的月份數*5000元/月計算。

          以上就是個稅累計扣除怎么計算相關內容。

          個稅的申報流程

          2、填寫報表分為四個目錄:綜合收入申報、分類收入申報、非居民收入申報和限售股收入申報;

          3、稅收計算(綜合所得申報需要稅收計算,其它所得自動計算),附表填寫;

          5、納稅:申報成功后,需要扣稅,沒有稅就不用操作了。

          新稅法于2024年1月1日實施,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需要按照個人的所得稅稅率表(適用于綜合所得)按每個月換算后來計算繳納的稅款,不再扣除附加減除的費用。本文主要寫的是個稅累計扣除怎么計算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累計預扣預繳法怎么計算個稅

          居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兩種不同的方式,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2.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稅款時,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預扣預繳時,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個稅累計扣除怎樣計算?

          一、正面回答

          個稅累計扣除計算如下:

          1、累計預扣法。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累計減除費。累計減除費按當年至本月納稅人在本單位工作的月份數*5000元/月計算。

          二、分析詳情

          累計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累計專項扣除是通過采取累積預扣的方式使預扣稅款最大趨同于年終的匯算清繳稅款,最大限度地減少退補稅的情況發生,從而減輕征納雙方的納稅成本。

          三、累計專項扣除和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有什么區別

          累計專項扣除和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的區別如下:

          1、包含范圍不同。累計專項扣除包含的范圍是三險一金等。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包含的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

          2、扣除的標準不同。累計專項扣除的標準依據當地的社保以及公積金繳費比例和金額確定。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是依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內容規定來確定的;

          3、實施背景不同。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是在2018年8月31日通過的新個稅法中明確提出的,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新個稅累計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法律主觀:

          個稅的累計預扣法主要是通過各月累計收入減去對應扣除,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累計應繳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額,確定本期應繳稅額的一種方法。累計預扣預繳的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具體體現為:

          1、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_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情況有: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綜上所述,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_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工資薪金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法律主觀: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方法如下: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還有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而在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執行。

          累計預扣的計算公式

          法律分析: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法律依據:《累計預扣法》 3.計算公式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乘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累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減除已預扣預繳稅額后的余額,作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該方法適用于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支出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怎么計算?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預扣預繳個稅的計算公式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示例說明:

          王麗2024年每月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扣除為4500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額度2000元,假設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對應預扣率表可以得出,王麗前三個月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預扣預繳稅額。

          1月份:(30000_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37000元,已適用10%的稅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應預扣預繳稅款有所增加。

          擴展資料

          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見附件1)。

          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所得稅預扣法

          展開原文 ↓

          律師是否解決您的需求?想要更專業的答案。

          更專業
          更便捷
          更資深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律師普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日产a一卡2卡三卡4卡乱|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